top of page
B_3-1.jpg

微型社群

高齡生活是一個需要彼此學習的過程,並不是辦了活動,就能讓老人的日常生活因而有所改變,需要讓老人有學習老化的經驗。對年輕人也是如此,需要讓年輕人有參與老化的機會。換言之,未來高齡生活有許多可能性需要被創造,高齡生活型態需要被建構與經營,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部分。

 

相伴2026計畫從高齡社會正向生活的創造,連結相關利害關係人作為支持正向生活的微型社群,並跨出社區場域,藉著社群網絡連結,發展跨城鄉生活的行動網。

 

在計畫的第一年,我們逐步建立微型社群的實踐模式,試著使其穩定運作、連結在地合作網絡,第二年則是逐步帶動高齡者發展「高齡正向生活型態」,包括青銀創業、高齡者以自身興趣與自我期待為內涵的生活活動模式等,將影響力逐步地影響實踐場域周邊,同時也啟動城鄉「微型社群」之間的互動交流。

目前經營的微社群共有13個,可分為三種類型/階段,第一類/階段為建立社群成員夥伴關係,第二類/階段為進行高齡生活的在地參與活動發展,第三類/階段則是由駐點人員與長輩、在地夥伴彼此相伴合作的高齡生活模式。

 

因此,根據各場域的不同特質,以及教師社群的專業,在微型社群發展實踐的議題包含以下:

階段一
建立社群成員夥伴關係

後壁區-長短樹藝術療癒聚落

屏東縣竹田鄉-樂智友善志工社群

階段二
發展在地高齡生活

北區振興里-舊衣改造微社群

實踐議題

相較於一般「社區」有一定的組織型態與範圍,本計畫團隊與場域的連結機制「微型社群」指的是,在超高齡社會中,與高齡議題相關個體之間的社群網絡關係。我們除了希望在場域實作過程中,這些微型社群能夠協助學校持續發展專業課程研究,也試著讓微型社群成為大學教學與在地場域實作彼此接軌的橋樑,並且更進一步成為學生畢業後,留在在地創業發展的支持平台,以及大學培育在地人才的基地。

 

因此,根據各場域的不同特質,以及教師社群的專業,在微型社群發展實踐的議題包含以下:

usr名片5.png

療癒旅行

usr名片3.png

動態生活

usr名片4.png

青銀共創

usr名片7.png

樂智友善

銀色項鍊

usr名片6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