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計畫
面對高齡化的臺灣社會, 我國2021 年的高齡政策白皮書中,強調高齡政策應以「提升長者支持」與「強化社會能力」為指導原則,並明示高齡者之社會角色絕非單純地受助者,應重視其社會價值與社會連結,且高齡課題不該只是聚焦在高齡群體上,而是要思考高齡群體與其他年齡群體的互動關係(衛生福利部,2021);另一方面,2021 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中,文化部基於全球化、人口結構老化、產業轉型等社會議題亦提出四個政策面向:公共治理、世代前進、多元平權、社會共創(文化部,2021);不難看出,我國亟欲跨世代間共同協作來面對社會困境,而本計畫亦將以跨世代之行動來實踐高齡與歷史再生兩項社會議題,並呼應SDGs3-良好健康與福祉以及其他相關指標
超高齡社會下的跨世代扶持社會網絡
本計畫嘗試呼應國發會提出之未來臺灣人口的重要課題,包含建構跨世代共榮的高齡社會、促進正向高齡生活、連結社會資源形塑世代間互相扶持之社會網絡。本計畫結合近年社會老年學領域中強調之人與環境契合理論(Person-Environment fit,P-E fit),該理論提出人與環境間的互動若契合良好,可協助高齡者適應晚年生活,產生高效率、高滿意度、低壓力的生活狀態,進而將更傾向參與社區活動,從事更多健康行為與社會活動,並加強「地方依附感(place attachment)」。具體實踐行動可分為三個面向:
高齡生活與社會環境調查
本計畫透過社區生活調查,結合P-E fit 觀點探討微社群中高齡者與社區環境間的互動情形,並追蹤參與微社群個體的前後變化,作為社會實踐計畫績效、方案優化及推動高齡相關政策與實務之參考。
高齡社會網絡的建構
從前兩期計畫成果發現,微社群需建立進入社會網絡中,並與場域中的他者合作,以利永續經營。本計畫將持續協助建構與發展其社會網絡。並連結研究與教學,從高齡者的生理、心理、環境、社會四個面向來探討。
歷史區域再生下之新高齡生活文化
歷史區域再生除了需要考量空間變遷的特色性外,還應納入該區域「人」之生命經驗,並以此二者作為未來發展之基底;而過往臺灣推動所謂歷史區域再生經驗,常常是由政府部門與專家學者主導,只聚焦地方歷史價值的保存,以及偏重在文化觀光的經濟效益,造成歷史區域再生工作面對以下問題:(1)空間場域缺乏整體性連結與當代生活機能不足、(2)保存再生工作無法持續性運作、(3)在地生活者與歷史環境的社會關係薄弱等課題。(盧紀邦,2014)
面對上述問題,本計畫從臺南高齡者之生活經驗找出生命發展價值,彰顯出地方歷史進程的意義,再搭配微社群之運作並積極與場域他者連結,發展新生活樣態與新工作型態,創造具厚實底蘊的新社群文化,並依如下三個面向,推展歷史區域的再生:
1
高齡者生命發展價值的再呈現
透過高齡者生活經驗的詮釋與聚焦,使得其過去的生活文化取向,以及隱沒在現在社區中的在地生活型態,得以再呈現其發展其脈絡特色性。
2
社區新型態生活文化的型塑
利用社區內部高齡社群之生活經驗詮釋、外部年輕人的創新思維與行動,再加上社區歷史性的底蘊,藉著微社群互為主體與互利共好的聚落,誘發及建立社區新生活文化的形成,讓在地文化特色得以持續性的發展。
3
聚落交流空間建構與經營
透過聚點的互動空間設置,提供社區內部與外來文化交流之機會,掌握當地歷史區域生活文化之內涵與價值,進而討論發展具有歷史底蘊的新生活文化模式。